脂类是构成生物膜的基本物质。脂质相互作用以及脂质与其他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脂质代谢网络,参与了大量的生命活动。通过研究脂质提取物,可以获得有关脂质组的信息。Lipidomics在系统水平上研究生物中的脂质,揭示其相互作用和与其他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许多异常的生理状态都与脂质代谢紊乱有关。在系统水平上研究机体不同状态下脂质的变化,有助于分析脂质代谢网络的机制。关键脂质和相关酶的识别有助于识别代谢途径或致病机制中的潜在异常,并最终开发出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工具。
根据研究的重点,脂质组学可以应用于后续的药物研究。
脂质组学在药物研究中最基本的应用是识别与生物体病变相关或在生物体疾病状态中异常表达的脂质生物标志物。通过分析脂质生物标志物在整个疾病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与其他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把握脂质代谢紊乱在疾病发展中的地位,并明确其可能的发病机制。
脂质组学用于观察疾病前后血脂的变化,从而确定血脂异常。这些脂质有可能成为指示疾病发展的生物标记物。检测这些脂质指标有助于早期疾病诊断。
目前使用的许多有效药物,如环加氧酶抑制剂罗非昔布、降胆固醇药物辛伐他汀等,都靶向脂质代谢酶,从而调节脂质代谢网络。脂质组学为研究疾病状态下脂质相互作用和脂蛋白相互作用提供了平台。通过比较细胞或组织在疾病状态和正常状态下脂质组和相关酶的变化,确定潜在的靶蛋白。与这些靶蛋白特异性结合的脂质分子随后可能成为可药用的先导化合物。然后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以获得作用于目标蛋白的新药物分子。
脂质组学可以阐明药物作用后脂质及相关酶的变化,揭示药物可能的作用机制。
逆转脂质代谢紊乱有利于疾病的治疗。监测药物作用后体内脂质代谢的变化,及时对机体生理生化状态的变化做出反应,有助于评估药物的疗效,确定可能的副作用。因此,脂质组学也可以作为评价药物疗效的辅助手段。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