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例如,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维持细胞的稳定性,为细胞膜蛋白及其相互作用提供合适的疏水环境,参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凋亡。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脂质还可以作为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研究表明,脂类物质如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磷脂酰胆碱(电脑),鞘磷脂(SP),甘油三酸酯(TG),胆固醇可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检测到不同程度的脂质代谢差异。
高饱和PC主要通过CDP-choline途径由二甘油酯和胆碱合成。它的高饱和脂肪酸链保护癌细胞免受氧化应激导致的细胞死亡。因此,高饱和PC随着癌症的发展而上调。lPC是溶血磷脂酶D (Lyso PLD)和自聚蛋白(ATX)的一个亚基。lysoPLD/ATX将LPC转化为溶血磷脂酸LPA。在癌症发展过程中,Lyso PLD和ATX过表达,可能导致LPC下调。
PC、LPC和LPE类似物不仅被用作潜在肝细胞癌的生物标志物,用于测量患者的疾病发展,而且有望成为预测复发时间和概率的预后指标。
环磷酸二酯酶A2 (cPLA2)在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结果表明,cPLA2调控的四种磷脂酰胆碱(PC)与相应LPC的比值与cPLA2的激活一致,可进一步用于测量乳腺癌细胞的转移潜能。
磷脂酰肌醇(PI)(16:0/16:1)和PI(18:0/20:4)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中具有显著性差异,可作为乳腺潜在恶性肿瘤的生物标志物,用于区分乳腺良恶性肿瘤。PI是PIP3的前体,PIP3作为一种信号脂质参与PI3K/AKT通路。PI3K/AKT通路在包括乳腺癌细胞在内的细胞的代谢、生存、生长、增殖、极性和凋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肿瘤的发展刺激PI3K/AKT下游信号转导和肿瘤生长,促进PI耗损,导致PI下调。
前列腺癌最常用的生物标志物是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但其特异性较低,限制了其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预测中的应用。前列腺癌的脂质组学研究表明,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磷脂水平,特别是溶磷脂酶- lpc和磷脂酰乙醇胺(PE)明显低于正常受试者。PC和PI水平显著升高。这些差异表达为前列腺癌的预测以及前列腺癌脂质代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Shotgun是一种创新lipidomics探测技术韩xl基于ESI离子源和串联质谱技术开发的。通常使用三重四极杆质谱仪,Q1和Q3通常用于质量分离,Q2作为碰撞单元用于碰撞激活诱导解离(CAD)碎裂。通过调节三根四段棒的功能,可实现前体离子扫描、生产扫描、中性损失扫描(NL)、选择离子扫描和多反应监测(MRM)等功能。
该方法特别适用于两种差异的剖面分析,如通过细胞外配体或基因敲除进行细胞干预后的差异分析。然而,猎枪法并不是测定微量脂质的理想方法。它最明显的局限性是不能对低丰度的脂类样品进行准确定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灵敏度更高,能有效区分异构体。LC-MS技术是广泛应用于各种生物样品如血液、细胞和组织样品的脂质组学研究的技术。GC-MS特别适合于分析液体缔合条件下难以电离的长链脂肪酸。
创意蛋白质组学拥有先进的色谱-质谱分析平台,提供专业的色谱-质谱分析lipidomics服务癌症相关的研究。
参考: